夫妻是双职工,老人拒绝来城里帮忙带孩子、要求把孩子送回农村,媳妇坚决不同意,应该怎么办?

admin 26 0

一说到这样的问题,我就有点恼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活生生把自己的父母拆开,让他们离乡背井,这到底是谁造的孽?

回想以前,那么多孩子都是在父母身边拉扯成人,那日子不一样过来了吗?到了今天,孩子生的也不多,年纪轻轻就口口声声说压力大,养不起。非得要年老的父母这样廉价的劳力来承担家务带上孙子孙女,否则就一家人闹腾不欢。这个深层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夫妻是双职工,老人拒绝来城里帮忙带孩子、要求把孩子送回农村,媳妇坚决不同意,应该怎么办? 生活

看看那些在城里住着楼房的年轻夫妇,有多少是正儿八经的城市户口,有多少人有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都是一种飘忽不定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所谓生活压力就是来源于此。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一窝蜂往城里跑,举着债买房买车,一心想当城里人。而结果是城里人的身份待遇没有,农村里的活又不想干,想来想去就想找父母的麻烦。

父母带孙子这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但现实的情况是要父母离开自己的家,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这也不说,特别是生有几个孩子的父母,硬是让孩子们拆开各奔东西去带孙子。这到底是天伦之乐还是一种煎熬,真难说清了。

说了这么多,没有告诉题主怎么办?从情理上讲,老人的拒绝是合理的。让你将孩子送回去带也是可行的。至于你媳妇坚决不同意,她也许会说出非常多的理由来,比如农村落后,教育环境差,不利于孩子成长等等。面对这样的难题,谁也没有良策。作为儿子,只有在母亲和媳妇之间巧妙周旋,两头劝劝,特别是父母那里,多说点好话。最最重要的是,假如父母有一天来了,你们一定要多一些理解包容,不要对父母这个看不顺眼,那个指责他们思想落后。理解父母比关心他们吃喝都重要。

就说这些,父母对于儿女的关心是无私的。你的工作做好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谢谢邀请。

清官难判家务事,以我个人的理解老人不来肯定有他们的自已的想法:

第一,生活不习惯,要离开了生活几十年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心里还所顾忌。

第二,因为孩子的爷爷还在上班, 如果奶奶过来了,老两口也互相照应不到,老来伴老来伴,如果孩子的爷爷不会做饭洗衣服,那更加就不放心了。

第三,孩子的奶奶以前没有和你的媳妇相处过,因为带了大孙子六年,现习惯了和大孙子的妈妈相处了模式。

我有一堂哥,他有两儿子, 和楼主家的情况差不多。堂嫂一直县城里帮大儿子家带孩子,节假日,堂嫂就回乡下帮堂哥干农活,他们能自给自足,不给两儿子添压力。

觉得没有给小儿子带孩子,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亏欠他们,自从小的孙子出世后,他们常常会从家里寄各种的农产品过去,有时还偷偷给小儿子钱。

后来堂嫂的小媳妇找到工作,她直接打电话给她的大嫂,说大嫂家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要求婆婆过来帮她家也带到上小学再回去。

两个媳妇自行商讨后,再征求婆婆的意见。决定把小的送过来让婆婆一起接送。小的过来后,什么都跟大的学,大的学习他也学, 大的写玩作业就带小的一起玩,关系非常好,和亲兄弟一样。

如果楼主媳妇不妨亲自己打电话给孩子婶婶,免得婆难做。 如果孩子的叔叔婶婶不同意让婆婆过来,同意把你的孩子放在她们家里一起带,可以试试送回去,白天送幼儿园,晚上回来还可以和哥哥一起做作业,一起玩,培养兄弟姊妹之间的感情。

再说现在的县城里的教育也不是差,又不是放在纯乡下散养,节假日带他们回农村接触一下大自然,多看看绿色植物,岂不更好。

如果婶婶同意让婆婆过来,那你们再跟婆婆商量,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相信楼主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法的。


感谢邀请你好!

你的提问是夫妻是双职工,老人拒绝来城里帮忙带孩子、要求把孩子送回农村村,媳妇坚决不同意,该怎么办?

老人拒绝来城里,要求把孩子送到农村去,是对的,请做晚辈的儿媳妇儿应该理解才对!

做媳妇的你应该想想,你们夫妻是双职工,是为了你们自己的生存,你的老人夫妻也是双职工,他她们更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活,为了给自己不丢下的归处,要请把孩子送回农村顺便帮你带养没有错,如果你做媳妇的不同意你自己负责。

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务在忙,老人这一辈子为儿为女忙了大半辈子的人,按道理有条件的老人应该清闲几天,可是有谁能为老人晚年的生存着想。

带孙子不是老人的义务,而是出于老人的自愿,老人有闲时间可以帮你带孩子,没有闲时间可不带。

你们夫妻自己想办法负责任自己的孩子。


{老人有老人的难处,在家做务土地,要是去城里带孩子就荒废了,杂草丛生就不能做务了,媳妇不愿意把孩子放回农村就自己找保姆带吧,土地是离不开人,老人还年龄不太大,能做务土地的话,还是把土地做务上,自己还要生活,消费,靠儿子的钱供老人消费很困难,一般都靠不住,因为儿子城里人的消费更大,买房,换房,买车,换车。很多儿子都靠不上,还向农村老人要这要那,供蔬菜。儿子会考虑的话,不要报怨老人,老人,老人把你拉扯大,娶了媳妇责任已尽到了,应该是你养老的时候了,至于带你的孩子是你的责任,老人能带的话更好,帮你的忙,也不要报怨老人了。


不要把孩子送回农村,更不要让孩子离开妈妈,朋友的切身体验,现在后悔不及。

朋友李玲是远嫁,她老公的家庭情况有点特殊,他的亲生父亲早在多年前就生病去世了,在他五岁的时候,他母亲带着他嫁给了现在的这个父亲。这个父亲也带着一个儿子,比李玲的老公大六岁,李玲自从嫁过去之后一次也没见过他,据说他一直在外面做生意,这么多年一直没回去过,只是偶尔给他父亲打个电话。

李玲的公婆都在农村种地,条件是非常差的。她和她老公结婚的时候,连房子都买不起,只能租住在一间不到二十平的房子里。因为没有房子,他们结婚好几年都没敢要孩子,当时李玲和她老公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才四五千块钱,如果有了孩子,根本就连孩子都养不起。

过了几年之后,他们手里有了点积蓄,加上公婆也赞助了一些,终于在城里首付买了套房子。房子要两三年之后才能交房,一时半会的还是只能租房子住,每个月还有两三千块钱的房贷要还,这压的李玲和她老公有点喘不过气来。

而这时候,李玲又意外怀孕了。

他们纠结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决定把孩子生下来。生产的前一天,李玲都还一直在坚持工作,孩子出生后,因为房东不愿让李玲在他房子里坐月子,加上她婆婆也不愿来城里,她老公要上班也没法照顾她,他们也请不起月嫂,万般无奈之下,李玲只能回老家坐月子。

这个月子坐得有多憋屈只有李玲知道,她婆婆不会做饭也不会照顾孩子,一日三餐就简单地糊弄李玲,老公在城里上班,也不在身边,整个月子李玲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出了月子后好了一些,她带着闺女回了城里,一直到孩子五个月,她产假结束,他们又开始犯难了。

本来他们是打算租个大点的房子,让她婆婆过来帮忙照顾孩子,只是她婆婆说什么都不愿意来城里。她说她在城里住不惯,而且大儿子的孩子她都一天没帮忙带过,虽然大儿子不是亲生的,可正因为不是亲生的,更要尽量一碗水端平,不能让她丈夫觉得她偏的厉害。好说歹说,最后她婆婆说,帮他们带孩子可以,但是她不会来城里,她带着孩子在老家过。

这让李玲和她老公很为难,可如果不这样就只能李玲辞职全职带孩子,她老公一个人的收入仅够支付房贷和房租的,那样一家三口就只能喝西北风了,最后他们只能同意。

孩子跟着她婆婆一直生活在老家,这期间李玲每周末回去看望一次孩子,他们城里的工作很少有双休的,李玲一周只能休一天,她每周六晚上赶回去,周天和孩子呆不到一天,等傍晚又得匆匆赶回城里。这种日子坚持了三年。

直到他们女儿该上幼儿园了,他们才把孩子接回城里,那时候他们也搬到了买的房子里。因为婆婆还是不愿跟着他们去城里,李玲和她老公本来是计划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晚上谁下班早谁就去接她,等周六李玲可以带着女儿去公司,李玲都和领导打好招呼了,可是在女儿这出了意外。

他们女儿连续哭了半个月,每天从早哭到晚,哭着要找她奶奶,嗓子都哭哑了,眼睛也哭肿了,夜里睡觉做梦都是哭着叫奶奶。本来李玲以为孩子没离开过她奶奶,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毕竟她是她妈妈,孩子出于天性也会和她亲近的。可一天天的,孩子并没有好起来,反而变本加厉,后面几天都不怎么愿意吃饭,还发起了烧。

李玲只能再次求助她婆婆,她婆婆听说孩子生病了,很快就来到了城里。孩子是她亲手带大的,她也不愿和孩子分开,而且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次她愿意留在城里,接送她孙女上学。

奶奶来了之后,李玲的女儿恨不得天天都和奶奶腻在一起,晚上睡觉也不愿和李玲一起睡。老人比较会宠孩子,她女儿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李玲有时候会忍不住训斥她女儿几句,这让她女儿越发不愿亲近她了,不管什么事,第一时间都是先找她奶奶,就算是周末,李玲和她老公想带女儿出去玩,如果孩子的奶奶不跟着去,孩子绝对不会跟着他们出去。

这让李玲很伤心,到现在她女儿已经快五岁了,这期间李玲一直在尝试修复她们母女之间的关系,虽然现在好了一些,可她女儿最亲近的还是她婆婆。

李玲近期正在准备要二胎,她说老大现在对他们不亲近,让她觉得是一种很大的缺憾,她想用生二胎来弥补这种缺憾。如果有了老二,不管生活再苦、再难,她都绝不会再把孩子交给婆婆带。她会辞去工作亲自把孩子带大,无非就是苦上三年或是四年,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她就可以再重新出去工作,到时候就轻松了。

李玲说,她的切身体验,不要把孩子送回农村,更不要让孩子离开妈妈,即便是迫不得已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做父母的也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否则结果就会像她这样,因为孩子对她不亲近而伤心、懊悔不已。

孩子的成长是很快的,他们最需要爸爸妈妈陪伴的无非就是那么几年,如果我们错过了这几年,很可能穷尽一生都无法拉近我们和孩子的距离。

有的妈妈说,她们也想全职带娃,可现实条件不允许。我和老公当初经济条件也不好,可我孩子今年五岁,一直是我自己带的,我们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累,可现在回头看看,我很庆幸我和老公没有缺失孩子成长的每一天,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自从女儿上了幼儿园之后,我有了充分的时间去做别的,虽然收入不多,可多少也能贴补一些家用,日子也一天天有了改善。现在我更没必要让婆婆过来帮忙接送孩子了,我自己完全可以应付得来。

所以,不要为不能陪伴孩子找借口,也不要找借口麻烦我们的父母,孩子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有责任陪伴他们、亲手把他们带大。暂时我们可能会苦一点、累一点,可先苦后甜总好过于先甜后苦,而我们如果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孩子以后对我们的态度可能会让我们后悔终生。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不知道,父母给自己带孩子,是帮忙而不是义务的道理,但多数人就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把生养孩子,看成是给父母们生的。

你给他们提出这方面的说法来,他们年轻人有一大堆的“理由”来驳斥你:

什么“老不养小,小不养老”,什么“孩子不是你们的吗?干嘛摧生孩子啊!”,什么“不来带孩子出钱啊”……等等。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做老人的,只要条件允许,能离出去,都会去儿女们带孩子的,尤其是在农村,老人们始终认为,给儿女们带孩子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天经地义的,是他本来就应该做的事(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农村老家的村里,就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儿。

张叔两个儿子,大儿子大学毕业,留在了城市工作,并结婚成家,住在城市。

由于当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二儿子生的晚,哥俩相差九年之多。

大儿子二十五结婚那年,三儿子才十六岁,大儿子有孩子里第二年,二儿子十七岁,刚考上高中。

这下,问题来了。

大儿媳口口声声要婆婆去城里给带孩,可现实,婆婆是离不开农村老家的。

一是二儿子要上学,家里因为大儿子上大家、买楼、结婚,经济早已入不敷出,张叔五十多了,还得和青年一样,边种地,边就近找活打干,拼命挣钱。

张婶得照顾家里,照顾张叔,照顾二儿子。

但按老风俗,大儿子的孩子,不去带,他们老两口也觉过意不去。

商亮来商亮去,老俩就想,多多少少出个钱,以示“谦意”,决定一年给大儿子五千块钱(这已经是最大的能为了)。

谁知大儿媳妇直接回绝:不要!不希罕!

说,一个月不到五百块钱,顶个屁用!

说,要么进城带孩子,要么不来带孩子。

说,不带孩子可以,将来养老别指望他们!

说……

无可奈何之下,张婶去了城里带孩子。

能想象到张婶在城里带孩子,是怎样一种心情。

人在大儿子家,心在农村老家,在丈夫身上,在还在上学的小儿子身上……

偏偏张婶这个儿媳妇,又十分不通情达理,天天嫌婆婆这样不行那样不顺眼,终于一次为了孩子的一件小事,婆媳俩大吵一场。

一气之下,张婶用头天儿子给的买菜钱,买了车票,回家去了。

儿媳妇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为这事,和张婶儿子打开了离婚。

末了,真离了。

气赶气,张婶也是受不了这打击吧,一气之下,喝农药走了……

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完了……

……

我说这个事儿,就是提醒题主一下:

第一,孩子是你两夫妻生的,你们养是你们的责任。

第二,父母带孩子是帮忙,不是义务。

第三,这种矛盾处理不好,因人失大,到时可真就侮之不迭了!


老人过来委屈了老人,孩子送回去委屈了孩子,请个保姆吧。


我的回答还是你自已带!钱是赚不完的。老人带人方法与年轻人带法不同。我就经受过。

前年我在深圳带我孙孑,我孙子吃奶粉上火拉屎不去,孩孑哭得厉害,他妈妈很急,我也很急。我儿媳妇说:妈,我怀凝你生五个孩孑不是你带的。我说:我是带第一个这样的孩孑,因为我五个孩孑是吃母乳长大的,一点力都没费,吃饱了就放在床上或者放在箩筐里,没有什么拉屎不出。当时我很生气,怀疑我带孩子的能力!

她生孩孑一点奶都没有,我晚上起床六次,换尿片喂奶!比我自已生孩子辛苦十倍。我生孩子没有起床过,孩子吃奶在怀里我睡着喂,拉尿我用棉片打好包,一晚上拉在棉片上,第二天清早才换,把孩子洗过澡!又棉片打个包,就不管了,小孩长得很好。不闹不哭,又不生病。

本来我带大五个孩孑,我看见小孩就烦,没办法,自已的孙子自已不带,被别人带不放心。哎呀,现在我好不容易带到三岁了。这三年真难受!我24小时精神奔紧的,总当心这,当心那,眼睛总盯着他,生怕出一点点事,他快乐我就快乐。

有一天,我儿媳妇对我说,你们还说生二胎,那个带,我回答她,谁叫你生二胎,我没说,我申明我不会带,她说,那还有谁会愿意带?那么多人我不愿意带就没有人带了?我心想:你公公可以带,你爸爸妈妈可以带,你自已可以带!

这一家也只有我愿意为她们付出,当时我为了带孙子,我辞职,我也有四千块钱一个月,我回来带孙子。

其实,我这个人心里很善良,我儿子他们愿意生,我也会愿意带。我想,年轻人以事业为重,我们辛苦培养出来的孩子不能让她在家里带娃!要为国家作贡献!


程力夫妻是双职工,媳妇着急工作,让婆婆帮忙接送女儿,婆婆找各种借口不愿意来,实在说不过去了,竟然要求把孙女送回农村,媳妇气得不行,程力说媳妇矫情,气得媳妇把他撵出去了,他去城里弟弟家,他总算明白,真不怪媳妇说母亲偏心,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程力家是农村的,媳妇高星星娘家离这个城市很远,两个人是大学同学,毕业以后,就在工作所在的城市,安家落户了。

程力结婚时,父母称家里没钱,因为程力还有个弟弟,弟弟早早就结婚了,找了一个县城里的媳妇。

弟媳妇必须要求在县城买楼房,不然不结婚,父母就把这些年的积蓄都拿出来,给弟弟买房结婚了。

而到程力结婚时,父母称没有钱了,只给程力3万块钱,媳妇高星星并没有攀比小叔子,必须要给买房,但是作为公公婆婆只出三万块钱,确实太少了。

程力和高星星只能自己想办法,媳妇高星星家虽然也有个弟弟,但是她的父母还是赞助了女儿15万块钱,当时在市里买了一个小一居室,过渡一下,有钱再换一个大房子。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两个人是双职工,一起努力挣钱,攒够首付款,终于可以换一个两居室了。

今年年初两个人换大房子了,借了20万外债,交了首付款,还有86万块钱房贷,一个月月供就4500元。

换新房子真是一件高兴的事,但是又是外债,又是贷款的,压力大了。

因为媳妇知道,仅仅靠老公一个人7000元的工资,维持生活已经很吃力了,如果想早点攒钱把欠亲戚朋友的20万还上,那就只有她也上班挣钱。

媳妇决定上班挣钱,可是如果她也上班,女儿接送幼儿园怎么办?

媳妇当初生女儿的时候,伺候月子孩子奶奶都没有来,因为她当初一直在弟弟家带孙子,她说弟弟家的孙子才只有三岁多,太小了,她离不开。

程力想,母亲说的有道理,也许是弟媳妇不会带孩子,程力只好让岳母来伺候月子,出满月以后,岳母也需要伺候孙子,媳妇就只得自己带孩子。

一晃媳妇已经当了三年全职宝妈了,女儿也已经三岁了,可以上幼儿园了,今年换房,欠外债,又有房贷了,所以媳妇就着急上班挣钱了。

媳妇就和我商量:咱妈在弟弟家带孙子,已经六年多了,孩子爷爷在农村镇医院上班,还没有退休,孩子的姥姥姥爷也在带孙子,那只有让孩子奶奶过来帮忙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了,反正弟弟家的孩子已经上学了,不用孩子奶奶接送了。

想到这,媳妇就给孩子奶奶打电话,让她来帮忙接送孩子,也就二三年时间。

孩子奶奶就说:我最近身体不好,去你家我可能也不习惯,今年我还是不过去了,明年吧,我身体好点,就过去帮你们接送孩子。

媳妇听说母亲身体不好,还让我赶紧给母亲买点补品:好好养养身体,明年就明年吧,她就再坚持一年。

这样,媳妇自己又带了一年孩子,一晃又到年底了,媳妇满怀期待,自己已经开始应聘好工作了。就等着孩子奶奶来了,她就可以上班了。

离约定好的时间还有三天,孩子奶奶给我打电话:我不能去你家,要想让我接送孩子,你就把孩子送到你弟弟家来吧,我两个孩子一起接送。

我说:孩子需要上幼儿园。

母亲说:在这里上幼儿园,不是一样吗?

母亲再一次爽约了,又不来了,也许是母亲也觉得不好意思吧,已经没有任何理由,所以没有和我媳妇直接说,让我转告我媳妇。

我就把母亲的原话,告诉了媳妇,媳妇气得哭了:这不是欺负人嘛,你弟弟家的儿子,就是金贵,你妈给带七年了,你妈不是说身体不好吗?接送孙女一个孩子都不行,怎么到现在让我们把孩子送过去,两个孩子一起带都可以了。

媳妇说:你没有和你妈说,咱女儿已经在市里上一年幼儿园了吗?

我说:妈说了,到弟弟家那上幼儿园也是一样的。

媳妇说:既然是一样的,就让你弟弟家孩子转学吧,到咱们这里上学,让妈一起接送,不也是一样吗?

我就给母亲打电话,问问这样行不行,母亲说:开玩笑吧,我孙子怎么能离开自己的家,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

我想想也是,毕竟母亲已经在弟弟家七年多了,也许是到我家不习惯,再说弟弟的孩子也确实离不开奶奶吧。

我就和媳妇说:我妈也许真是不愿意离开弟弟家,你就再克服一下,两年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

媳妇就给孩子奶奶打电话:我们现在有实际困难,我想上班挣钱,也是为了早点攒钱还账,你就来帮我们接送孙女两年就行。等我女儿上学以后,你就再去照顾孙子,你看行不行?

我们这里毕竟是城市,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把女儿送到弟弟家去,应该不合适吧,当初我坐月子期间 ,你说,你孙子太小,只有三岁多,怎么到我女儿这,就不说我女儿小了。

过两年孩子回到市里,怎么上一年级,县城和市里的教育是不一样的。

再说,你给弟弟家看孩子,已经七年多了,去年你说身体不好,我已经又坚持一年多了,现在我不上班,我家的账靠你儿子,根本就还不上,两个儿子是不是应该是一样对待的,作为老人不应该太偏心吧。

孩子奶奶说:既然你们不想让女儿来这里,那没有办法,我也去不了。不然就送回农村老家去,让你爸接送,或者让亲戚接送一下就可以了。

母亲说完这些话,就把电话挂了。媳妇气得不行,开始数落我:你就是向着你妈说,你妈说什么,你都是行行行,我想上班挣钱是为了这个家,既然你总认为你妈对,那你就和你家人一起过日子去吧。

我告诉你,你妈就是看我好欺负,什么事都不争,弟媳妇厉害,你妈就什么事都顺着她,我告诉你,现在咱们有困难,你妈都不帮忙,那以后养老也别指望来咱家。

程力觉得媳妇就是矫情,作为儿媳妇竟然说不给婆婆养老,绝对不行。

他给母亲打电话,母亲也不接了,明显就是生气了。

他就直接来弟弟家,一路上他就在想,可能母亲身体不舒服吧,弟媳妇不上班,可以做家务,伺候母亲,母亲所以不想到他家里来。

程力一进门,就看弟弟两口子正在客厅看电视,母亲正在厨房一个人在做饭,看到大儿子来了,一扭脸又回厨房炒菜去了。

侄子也在房间里正在写作业,一会功夫,母亲就把四菜一汤做好了,给孙子单独做了西红柿炒鸡蛋。

程力又和母亲说:我以为你身体真不舒服,原来真的是借口。

母亲还是那句话:我离不开我孙子,如果想让我接送孩子,就把你女儿送过来吧。

程力实在是无语了,不怪媳妇说,母亲就是偏心,而且重男轻女,女儿已经三岁了,当奶奶的没有看过一天。

程力说:你从老家来弟弟家,已经七年了,从来都没有说不习惯,怎么到我家不习惯,你口口声声说离不开你孙子,孙子小,现在我女儿比你孙子小多了,怎么就什么事都要依着你孙子来呢,把我女儿送到弟弟家,就可以,把弟弟家孩子送到我家就不行,没有道理,再说了,为了看孙子,竟然让我把女儿送回农村老家?

那么以后你和我爸养老,就让我爸去我家吧,反正你到我家不习惯,你也不打算去我家。

母亲听完这句话,不以为然,可是弟媳妇可不干了,她可不想让婆婆在自己家养老,如果将来给老人养老,她也会选择给公公养老。

程力不想和弟媳妇掰赤这件事,说完这些话,扭头就走,他想赶紧回家,给媳妇赔礼道歉,他知道错怪媳妇了,自己的母亲就是一碗水不端平。

其实,这件事根本就不怪程力媳妇,就怨程力母亲,不守信用,各种借口,就是不愿意来大儿子家,孙子孙女应该一样对待,怎么就总说离不开孙子,而不管孙女呢?

总之一句话,作为婆婆就是一碗水不端平,偏向老儿子,大孙子,可是她将来指望老儿媳妇给养老,应该是没门。

程力就应该和媳妇一条心,理解媳妇上班挣钱,也是为了这个家,媳妇没有错,程力加快脚步,准备和媳妇好好说说,他再做个兼职,让媳妇再带两年孩子。还不错,程力总算理解媳妇了。

如果遇到这样的老人,媳妇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作为老公,明知道老人做得不对,就应该和媳妇意见一致,一条心,毕竟你要和媳妇过一辈子。


非常理解你媳妇的心情,再苦再累,还是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吧!你目前需要做的思想工作对象,不是你媳妇,而是你妈!

你妈带大孙子六年多了,为何就不肯帮你们带孩子呢?你妈要求把孩子送去她叔叔家,这有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孩子这么一点,就让孩子过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你这个做父亲的,不心疼吗?

即使你弟弟同意,你弟媳妇愿意,会对孩子如自己的孩子一般吗?所以,你必须要和你媳妇站在同一个立场,坚定的让你妈过来帮你们带孩子,而不是说把孩子送去叔叔家之类的。你妈既然能帮你弟家带孩子,那肯定就表示身体还是允许的,可以带孩子的。

大家好,我是“幸福鱼儿”两个孩子的妈妈。因为是妈妈,所以,我更加理解题主媳妇的心情。我来说说我家的情况吧,希望对题主有所启发。

我家两个孩子,我和老公,也如你们一样,双职工。我家老大,是娘家妈妈跟着我在我上班的地方带的。老二,婆婆不肯跟着我们出来,一个是她确实坐车晕车,坐不了车的人。一辈子不出门的老人啊,能理解。婆婆第一次离开家,还是因为我非得让她跟着我去南宁带我家老大,老公在中间做了很多很多思想工作。这一点上,我特别需要感谢的人是我老公,那时候,他是无条件的站在我这边。我说舍不得离开孩子,他就让我放心,说帮我去说服他妈妈。

刚开始,婆婆强烈反对跟着我出去。说她不敢出远门,不能出远门。还说当年嫂子生孩子之后,也说让她去深圳带孩子,她不肯去。现在如果这时候跟着我去南宁带孩子了,嫂子心里肯定不好受的。说她要对两个儿子儿媳妇一碗水端平。

确实,当年嫂子让婆婆跟着出去带孩子,婆婆死活不肯。后来嫂子没办法,只好把不到五个月的孩子,丢在老家给公婆带了。但我不想啊,我就五个月的产假,产前就休了一个半月了,产后孩子满了一百天,我就必须得回到南宁去上班的。这么点的孩子,让我丢在老家,打死我都不同意的。

说服婆婆最终跟着我去了南宁,这中间,老公付出的努力,大家都想象不到的。一向不和婆婆吵的老公,这次硬是让婆婆跟着我去了。婆婆说我老公,长这么大,第一次跟她吵,是我们结婚之后。虽然,婆婆最终因为不适应外面的生活,到南宁两个月,又返回老家去了。但是,我觉得,她已经尽力了,她试过出来帮我带孩子,但是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而已。

生完老二之后,我也是孩子满了百天就出去上班了。起先,我妈帮我在我们家带两个孩子。白天我出去上班,中午回来喂奶一次。其他时间,都是我妈一个人在家带着两个相差一岁七个月的孩子,辛苦的很。晚上我下班回来之后,我自己带小的睡,我妈帮我带着大的。

就这么坚持了一个月,我来回跑,很累很累,身体是完全吃不消的。后来公婆和老公商量,说这样太累了,我俩白天得上班,晚上得带孩子,我妈白天一个月带孩子年龄大了,也吃不消了。长期这样下去,两个孩子没照顾好,自己身体也得垮了。不如让两个孩子都回老家,老大仍旧我们娘家带着,老二他俩帮我们带着。

经过深思熟虑,我同意了这个方案。确实,我妈那年六十岁的人了,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太累了。回到老家之后,我爸和我姐姐们也都能给我妈妈帮帮忙了。两个孩子,两边四个老人带着,这样大家都不至于这么累。

就这样,两个孩子都送回老家去带了。老大满了三岁之后,我就接回来了。因为我想着孩子上幼儿园了,必须得在我身边。老二,现在快四岁了,还在公婆身边。也是无奈之举。我和老公精力实在不够了,上班的同时无法再兼顾到两个孩子。

但这里说一下,孩子不在父母的身边,在爷爷奶奶身边,吃穿方面,爷爷奶奶肯定不会亏他,肯定是要啥就买啥,特别特别依着他了。但在学习和性格的养成方面,却是大问题。我家老二,现在就是脾气特别大,挑事,并且这么大了,还必须爷爷奶奶喂饭才肯吃,不喂就不吃。常常他在外面玩着,爷爷奶奶端着碗,一路跟着追着喂饭。现在上幼儿园了,每天回家就是看动画片,并且他看电视的时候,谁都不许抢他电视,比较霸道。哎!所以孩子啊,还是得在自己身边,对孩子的习惯养成会好点的。毕竟隔代亲,爷爷奶奶舍不得打骂孙子孙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