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军队打散了,临时指挥权在谁?

admin 72 0

军队打散了那就是谁军衔高听谁的,但前提条件是得让底下的人服你才行如果因为你的指挥失误造成部下损失惨重被人打黑枪都不是不可能


要看是哪个国家的军队,西方基本看军衔,谁的军衔高谁就有指挥权,如果是解放军再有干部的情况下由干部指挥,如果没有干部的情况下,党员达到三名可以成立临时党支部,通过临时支部决定下步行动。

战争中军队打散了,临时指挥权在谁? 生活


现场有能够明确知道职务的最高军事首长就由他指挥,不知道明确职务的就由现场军衔最高者行使指挥权!


党员啊!


在开战前就有预案,部队被打散了,收拢后排长负责指挥,然后是战斗班长,往后就是一级军士长,少将军医,白帽子纠察。


首先你要明白,军衔和职务是两回事!

军衔主要是通过军衔高低确认上下领导关系,形成有效的组织形式;

而职务是分工,通过职务来确认自己应该干什么!

然后答案出来了,军医是少将军衔,拥有最高领导权,召开临时会议,确认职务、布置任务!因为排长军事职务最高,所以一般军医会任命他为临时指挥,拥有战场指挥权,负责指挥战斗!

其他人无论军衔高低都要听从排长指挥,如果意见不同,可以向军医提出意见或建议,军医同意召开会议宣布新的任命(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军医不同意,就要搁置争议,服从命令听指挥!

如果军医死亡,中校研究员接手最高领导人位置;如果排长死亡,班长接受战场指挥权——依此类推!

在军医拥有最高领导权时,中校研究员一般处于副手位置,协助军医召开会议、组建临时组织架构,但是服从排长的指挥!

这样明白了吗?军衔告诉我们谁领导谁,职务告诉我我应该干什么!军医的军衔告诉他,他是最高领导人;医生的职务告诉他,他应该去治病救人,干不了战场指挥的事情,专门的事情让专门的人去做!


看来在作战的环境下,美军的准尉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按照美军的制度,准尉的军衔就相当于中国技术军官,美军把指挥军官与技术军官严格区分开来的做法,在部队建制被打乱的时候,因为衔级与标识上的差异,不会出现上述的混乱,从指挥层级上,因为军医和研究员的军衔都是准尉,他们必须要服从作为指挥军官上尉的指挥。在这里上尉收扰了不同建制的部队人员以后,可以立刻投入指挥,不必经过军医收拢部队人员以后,再委托上尉指挥的程序。因此,美军的这制度的反应速度会更快速。

当然指挥军官与技术军官共用一个军衔体系,便于两者相互交流,交叉任职,这有利于培养军官的业务全面能力。

而美军的指挥军官与技术军官分属两个军衔体系,是不利于相互交流,交叉任职。但却是标识清楚,在被打乱建制的时候,反应的速度比共用一个军衔体系的部队会更快一些。

前两天,看了有关1962年对印战争的文章,发现战斗英雄庞国兴战斗小组的事迹,这个小组就是在部队建制打乱以后,由不同建制单位的人员临时组建而成的。


如果说是国内的军人,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我们国家一直贯彻,党指挥枪,立马成立党组织,不会因为你的军衔高或者是所谓的职务高,就让你一个人说了算的。为什么支部要建在连上,弱化个人权限,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就在这里。


把心放在你们科室里呗!!解放军有作战条令,上面有明确说明!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在部队服役过的军人,都非常清楚!


主席老早就提出我们的战士不能仅仅是士兵。应该是指战员,即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所以打到只剩一个人也能指挥继续作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