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在职在编,可以背着单位考公务员吗?

admin 32 0

直接说答案:可以,不过只能在面试前,因为面试前有资格审核,必须要交原单位证明。一般都到面试环节了,原单位也不会卡你的,一般都会给你开证明,笔试通过前,那就是自己网上报名,看书,打印准考证,去考试,不和单位说一点问题都没有。


身为工作多年的公职人员,我来简单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事业单位在职在编,可以背着单位考公务员吗? 生活

题主的具体描述是: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因为某些原因想考公务员,自己可以背着单位考吗?不想让单位知道自己备考公务员

先说结论:事业单位的在编在职人员报考公务员,既没有必要,也根本不可能背着单位备考。因为一旦笔试顺利通过,在面试之前的资格复审阶段,必须按规定提交本人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否则就不能列入面试名单。为什么呢?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原则规定,由中组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规定》明确规定:规范的公务员录用完整过程,必须依次经过发布招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考试、体检、考察、公示、审批或者备案七大法定程序。在这七大程序中,报考者十分关注的是中间五大步骤,发布招考公告和审批或备案都由招录主管部门(即各级党委组织部)自行完成。

必须特别强调的是,《公务员录用规定》明确地规定:公务员录用考试必须采取笔试面试两种方式进行。在笔试成绩过关之后,一般都要求按照1:3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名单。在面试之前,必须提交本人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举两个例子:1、国家公务员局于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在面试环节中,就明确要求:“面试时,报考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件(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原件、所在学校或者单位盖章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显然,本人所在单位在研究同意之后,由单位按规定出具加盖公章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其实既代表了所在单位同意本人报考并郑重地予以推荐,又代表了本人在被正式录用之后,单位也同意报考者被正式调出,这是很正式、必备官方的确认书。

2、2022年2月25日xx省党委组织部正式发布的《xx省2022年度考试录用机关公务员公告》中,就明确地规定:“面试前进行资格复审,招录单位根据网上报名信息(报名登记表),报考人员提供的本人有关证件(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和职称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也就是说,报考者本人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在正式列入面试名单之时,所有的面试人员必须取得本人所在单位的同意,并由单位正式出具同意报考的官方证明文件否则,即使本人笔试成绩合格,也不能列入面试名单。原因也非常简单:招考公务员,最终的目的肯定是要报考者到招录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如果本人所在的单位根本不同意,那列入面试名单自然就没有实际意义了。这是非常严肃的选拔人才,自然不能玩小孩子过家家式的游戏。

所以,对于为人比较低调,不想因报考公务员而给领导留下会影响本职工作等不良印象的在编事业人员来说,私下报名参加公开招考,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肯定是可以的,也是很稳妥的。如果笔试成绩优异,正式进入了面试名单,就必须向单位领导讲清楚,并尽可能地征得单位领导的同意,并由单位按要求正式出具同意报考的证明文件,还必须郑重地加盖单位的公章。

另外,在面试、体检合格之后,就顺次进入了录用考察阶段。考察组到原工作单位了解本人的工作、学习情况,征求原单位领导对报考者的评价,是考察工作的必经程序。即使本人想瞒下去,事实上确是根本不可能的。

当然,如果笔试成绩比较差,根本就没有进入面试,给领导说不说肯定是无所谓的。

在现实生活中,报考公务员者普遍比较年轻,文化程度比较高,在单位当然是比较受重用的,单位领导当然是很欢迎这样的员工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身为体制内单位的领导,肯定有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工作资历以及稳妥的为人处世之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发生因仅考虑本单位工作的需要,而彻底地断送了年轻人一辈子前程的情形。这样做确实有损阴德,智者肯定不为。我认为:还是要充分地相信体制内的单位领导,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觉悟。如果不幸地真的不同意,肯定会被知情者长久地戳脊梁骨,私下里会称其为小人的。说到底:年轻人大可放心,根本无需为此类事情而烦恼。

作为年轻的报考者来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是有为者的常态,又是100%的好事,更是非常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自然应该受到表扬和鼓励,这才是事业单位的领导者真正应该做的。


在编事业单位是可以考公务员的,而且也不用背着单位考。我们办公室以前有个同事,干两年老师,可能觉得老师工资低,发展前途不好吧,就萌生了考公务员的想法,于是就在办公室学啊学啊,第一年笔试过了面试没过,我们好多同事还嘲笑他,让他别折腾了,但人家还是坚持上完课在办公室看书学习,人家也不背着同事,就在那看书学习,校长估计也是知道了,也不给他安排什么重要的任务了,在第二年,我这个同事就顺利上岸了市人社局,现在人家已经到省里工作了。前年还到我们学校视察来,是我们校长亲自接见的。不少同事都把这个同事当作榜样,每每谈及都是羡慕的表情。

但是在编事业单位人员再考别的事业单位,貌似就不那么容易了。我媳妇在医院上班,她们如果想要考别的医院,首先要辞职,不辞职的话,即使是进了面试,她们医院也不给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她之前有个同事,考人民医院都进面试了,她们医院就不给开同意报考证明,没办法只得放弃,第二年提前辞职又重新考的。我们老师相对宽松一点,如果是考本市的老师,比如说进城考试或者是骨干老师引进考试,只要提前给单位说,都是让考的,但是如果是考外市的老师,那么也得需要先辞职的,如果不辞职,学校也是不会提供同意考试证明的。

总而言之,从我身边的例子可以看出来,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考公务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想要考相邻单位的事业编就很困难了,需要原单位同意报考才行。


事业单位与公务员工资相比,少一个车补,通迅补贴,年终十三月工资。

但事业单位走职称的话,取得高级职称,相当于正处级的工资,工资晋升还是可以的。

至于你去考公务员背着单位,几乎不可能,报名,面试,政审,都是公开的,有的要公示,如果考过了,调动要原单位办一套手续,证明的。

最好考过了,和原单位领导说一下,相当于报个喜。人往高处走嘛,大家都会祝福你的。


不要隐瞒。事业单位人员报考公务员需要原单位出具同意报考证明,笔试面试都过了还要去原单位政审。告知主要领导就行了


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最佳办法就是提前告诉单位领导,征得单位领导同意和支持,一般领导都会鼓励和支持的,有的比较人性化的领导,还会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予帮助。

作为事业单位的年轻同志,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进取的心,不满足于现状,多数都会继续公考,寻求更高的突破。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参加公考,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已经有编制兜底,即便考不上公务员将来仍然有机会转公,最不济也由个属于体制内的事业编。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其实了解掌握所属人员的思想,本就是分内之事。

事业编考公人员,首先必须知道和了解在职人员考公的程序和所需材料。中组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规定》明确,录用公务员,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发布招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考试;体检;考察;公示;审批或者备案,共计七大程序。其中考试环节又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通过后,会按照1:3的比例进入面试,此时面试所提供的的材料中,多数会要求提供单位同意报考的推荐程序或者证明。

表面上看,事业编人员不想告诉单位自己参加公考,深层次原因是害怕自己考不上,单位知道了被别人议论,面子上挂不住。但是反过来想,如果不告诉单位自己要公考,背着单位偷偷参加,一旦笔试过了,在进入面试环节时是需要提供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的,这个时候能不能提供出来就看单位领导的意见了。如果是通情达理的领导还好,但不排除会遇到比较较真的领导,前期备考不提前报告,万一单位刚好有重要任务需要分派,此时告诉领导自己备考公务员进入面试需要单位同意,领导心里会想你不把领导放在眼里,那他也不会把你的事放在心上。直白点的会直接说以后再说吧,委婉点的可能会说单位需要研究一下,研究完了再说吧。这种情况,大概率领导是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即便最后勉强同意,在政治考核环节,再心有不忿给你上眼药,将会给自己到新的单位制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事业编人员考公务员,在程序和流程上是躲不开单位的,早说早报告会落个懂事、尊重领导的好印象;不说不报告,临时抱佛脚,会落个不懂人情世故,对领导不敬的差印象。在体制内工作,多请示多报告是没有坏处的,否则真的遇到事情才想起领导,往往不会有太好结果。


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可以背着单位考公务员吗?当然可以,但是也仅限于笔试,面试的时候会要求你出具同意报考证明,不过考上了也就无所谓了,摊牌就可以。

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可以考公务员,除了有五年服务期限制的以外都可以考

1.公务员有五年服务期限制,事业编这几年也有了五年服务期限制。只要是过了服务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考公务员。

2.之所以不想让单位的人知道,是怕自己考来考去考不上,又落得不好好工作成天想着离开单位的评价。其实自己回家学习就行,不用在单位学习,在单位学习肯定会被别人发现,最后一传十最后就传到领导那里去了。

3.大部分时候省考公务员招考简章中明确写了“事业编制人员在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公务员”,就算你报了也会在资格审查的时候或者政审的时候被卡掉。并且,在资格审查的时候会要求你出具单位同意报考证明,这个时候单位的人就会知道你考了公务员,你盖章就得通过领导同意,领导就会知道。如果你有服务期限制,领导是不会给你出同意报考证明的。

如果你没有服务期限制,又考上了公务员,没人会阻拦你

1.现在领导很开明,只要你不违反政策,考上了公务员,都会同意,并且还会恭喜你。

2.当你自己努力考上了公务员,领导还会说是自己单位培养的好,都是人才。

建议:事业编想考公务员,不想让单位知道,你就在家偷偷学,并且做好保密工作,不要带到单位去学习。如果通过笔试进入面试,肯定会出现让你开同意报考证明,这个时候也就无须保密了,直接和领导说明情况,自己是试一试结果进面试了,领导也会同意的。


可以背着单位参加笔试。一旦笔试上岸就必须告诉单位了,因为涉及到政审要查看档案。


资格审查的时候要提供原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公考是资格后审 就是你考过了拟录用了才审 这会儿你要是拿不到单位证明 多心塞


可以。

题主的意思是,打算备考公务员,但是又不想让领导知道,免得让领导觉得题主“见异思迁”“嫌弃单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踏踏实实为单位工作,会给“小鞋”穿,万一考不上,又影响原单位提拔晋升,鸡飞蛋打。

题主的顾虑是有道理的。现实中,尽管大多数领导都会很开明,愿意为单位年轻人的成长进步铺路搭桥,创造一切便利,包括鼓励事业编年轻人考取公务员。但是也不排除个别领导一心想着政绩,对单位年轻人备考其他单位心存怨恨。

所以,在没有考上之前,选择悄悄备考,一般是可行的。因为公务员招考单位要求提供单位同意备考证明,在笔试通过以后,面试之前。所以,笔试没有通过的话,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万一进入面试,再跟领导摊牌也不迟。

也就是说,笔试备考阶段,适当隐藏自己的行动,不要搞得人尽皆知,别人问起,就虚晃一枪搪塞过去。不在单位讨论考公话题,尤其不去跟领导请教考公问题。

等笔试通过,进入面试了,就大大方方去跟领导说,感谢领导照顾,回顾自己在单位成长历程,希望领导出具同意报考证明、承诺配合做好人事交接手续,一般情况下,领导不会为难人,毕竟有梦想有能力的人,将来功成名就,现任领导也不好得罪。

所以,还是好好学习、全力备考最重要。争取早点考上,不然领导早晚会知道,就算领导不为难自己,自己也觉得难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