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和利他都是人的本性,关键是社会文化如何引导他们。
自私是人的本性,比如自己饿了就知道吃饭,冷了就知道穿衣服。有刮风下雨自己就会藏起来,有好的环境,不会去受罪。馋懒贪占是人的本性。
在人生生活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不能单独存在,必须相互帮助,团结互助,才有利于生存,才有利于发展。
世上的一切物质都是相对,相辅相成的。有私,就有公;有好,就有坏;有利,就有 ?。自私也是一种可改正缺点。
我小时候,在老家有一个人,特别自私。和别人处事,总是占小便宜。村里人们特别讨厌他,可是也没办法对付,只好将将就就,凑凑合合过下去。
不知不觉十几、二十年过去了。姑娘已经长大成人了,姑娘找了个婆家,嫁出去了。这一下可好了,三天两头和姑娘家要钱,婆家没钱,就吵,就打。激怒了婆家,全村人都来对付他了。就这样姑娘从此再也不能回婆家了。
他还有四个儿子呢,从那之后,人家已经变好了。和村里人们有情有义,说理说法。四个儿子陆续娶了媳妇,姑娘也回去了婆家。
自私即是人的本性,又是一种可以改变的缺点。建国七十年的发展足以说明这一点。
自私是人的本性,不过它却不是所有人的本性。有的人自私,有的人不自私。这个跟人的个性和性格有关系。这种本性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在表面上看是可以改正的。
比如说,原来一个自私的人,但是通过某种途径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如果这时候某个地方遇到了灾难,或者他遇到一个极需要帮助的人,这个原本自私的人会为那个遇到灾难的地方捐款,而且会帮助这个需要帮助的人。
要注意的是:他所做的这些事和付出的财富,对于他拥有的巨大的财富并没有产生影响。如果所付出的这些影响到他的生活了,那他肯定不会去做。而且,在他做那些捐赠的时候,在人们的眼里,都会觉得以前这个自私吝啬的人成了一个好人了。
所以说,许多所谓改正过来的缺点,其实都是表面上的行为。他骨子里的自私永远都不会改变。我们每天都看到社会上许多人发生许多事情,这些事情其实绝大多数都是表面上的行为,并不代表什么,我们既不需要为了某人的一件好事,而盲目的去崇拜赞美,也不需要某人做的一件不符合道德标准的事而去谩骂,诅咒。想要彻底了解一个人是否自私,是很不容易的。
在我看来,自私是人的本性。人人都有自私一面,也很正常。当然了,自私,在可控范围内,不要太过份。一般还可接受。如果是不注意自已行为上太自私表现,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甚至于走上犯法的道路。那只能法律来处理。
自私不是人的本性,它是遗传基因的本性。因为它要保证自己,能够继续遗传下去,所以它就控制了你的本能,叫你自私一点。
看见漂亮的美女,基因就会提醒你:赶紧去搭讪,让我继续遗传下去。
所以你要改变自私,是改不了的。
但是你可以通过纠正,让自己变得无私一些。
人太自私,确实不好,容易惹别人讨厌。所以当大脑基因提醒你,自私一点,你完全可以不用理它。
在自然界中,一切都被遗传基因控制着。就像树要抢夺阳光,猫要抢夺猫粮。人也同样的,要以自己的利益为先。
可能你会奇怪,那为什么狗却要保护主人?这不是很无私吗?
这样想的话,你就错了。狗狗保护你,是因为你给了它安全感。
你在,它就敢凶别人。一旦你走了,它就没了安全感,马上就会装可怜,以免被炖。
自私是万物先天本能,约束私欲性是人生后天生存之必须(也就是道德修养),两者组成了完整的人性。提高人生的水平,在于去私积德的程度。
本性
自私是自然界所有生物的本性,如果没有自私就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
从微观层面细菌病毒藻类都是为了生存掠夺有限的资源,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为了生存为啦获得足够繁衍的能量相互吞噬,如果没有这个自私的本能,所有的微生物几乎都要灭绝啦。
植物生长为了争夺有限的的资源,一样是相互掠夺阳光水分土壤,大树地下寸草难生,地里的庄家要是没有人的干预就是除草施肥,那么地里的草一定比庄稼长的旺盛。
所有的动物从低到高,也是如此,食草动物被食肉动物猎*,个小的被个大的吃掉,有哪个是心甘情愿被吃掉的。
我们每天都要接触无数的微生物,但是还能正常的生活,原因就在于体内有巨噬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不断的吞掉那些外来的致病微生物人才能健康的活下来。
要是无私就不应该有人,毕竟人也是亿万同类中跑的最快的那个才能成为人的,要是真的无私整个世界都不存在。
所以自私是人的本性,而无私则是反人性的,是后天教化才得到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做好自己、不那么自私就很难得了。关于自私、有遗传也有环境的薰染,如果认识到自己的自私是缺点?或者身边的朋友、不那么自私的话,也应该会慢慢改正。还是那句话:你的所处环境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