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姒字,是古代宫里对女人的称呼。我最熟悉的就是烽火戏诸侯,还想起了妲己。本篇就是关于学习这个姒字笔记!
太姒,也称太子姒,是周文王姬昌的妃子,有莘氏女,也就是周公旦的母亲。她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曾经劝说周文王起兵反抗商朝,并且在周文王被商纣囚禁时照顾他。她还教导周公旦治国之道,使他成为了一代贤相。她被后人尊为“文母”或“文妃”。
褒姒,也作襃姒、褎姒,是周幽王姬宫湦的妃子,太子伯服的生母。她的出身有神话色彩,据说是由龙涎化成的。她生性冷淡,不爱笑,周幽王为了取悦她,曾经多次举烽火戏弄诸侯,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后来申侯联合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举烽火求援,却无人响应。周幽王被*,褒姒被掳走,从此下落不明。她被认为是导致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姒 sì 形声字,从女,以声。本义:古代兄弟之妻年长者。
基本解释:
1、古代称丈夫的嫂子或年长之妾:娣姒(a.妯娌,兄妻为“姒”,弟妻为“娣”;b.同夫诸妾,年长者为“姒”,年少者为“娣”)。
2、古代称姐姐。
3、姓。
《康熙字典》对姒的解释如下图:
我们仔细看看《康熙字典》具体怎么说:
姒,〔古文〕㚶【广韵】详里切【集韵】【韵会】象齿切【正韵】详子切,音似。长婦为姒,介婦为娣,兄弟之妻相谓皆曰姒。
意思就是说姒,在古文中写作㚶,《广韵》注音为“详里切”,《集韵》、《韵会》注音为“象齿切”,《正韵》注音为“详子切”,读音都为“sì”。长嫂称为姒,小嫂称为娣,兄弟的妻子通称为姒。
【尔雅·释亲】女子同出,先生为姒,后生为娣。
《尔雅·释亲》中说,同一个父亲所生的姐妹,姐姐嫁给兄弟为姒,妹妹嫁给兄弟为娣。
又长婦謂稚婦為娣婦,稚婦謂長婦為姒婦。
就是说长嫂称小嫂为娣妇,小嫂称长嫂为姒妇。
又太姒,文王妃,有莘氏女。【詩·大雅】大姒嗣音。
就是说太姒是文王的妃子,是莘氏之女。《诗经·大雅》中有“大姒嗣音”。
意思是太姒继承了太任和太姜的美德,因此多生了男儿。
大姒:就是太姒,周文王的妃子,周武王、周公旦等十子的母亲。
又褒姒,周幽王后。【小雅】赫赫宗周,褒姒烕之。【註】姒,姓也。禹之後。
意思是褒姒是周幽王的王后。《诗经·小雅》中有“赫赫宗周,褒姒烕之”。意思是周朝昔日光辉灿烂,却被褒姒这个妖妇毁灭了。注说姒也是一种姓氏,是禹的后人。
又漢姒豐明,姒庸道,姒昂。
意思是说汉朝还有汉姒丰明、姒庸道、姒昂等作为人名出现。
又【張衡·東京賦】宓妃攸館,神用挺紀。龍圖授羲,龜書姒。
就是张衡在《东京赋》中写到“宓妃攸馆,神用挺纪。龙图授羲,龟书姒”。意思是宓妃住在这里,神灵用她的腰带作为纪律。龙形的图案是羲和所画,龟甲上的文字是女娲所刻。
宓妃:就是妲己,商纣王的妃子,也是祸乱商朝的罪魁祸首之一。
羲和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也是太阳和月亮的神。
龜書姒(龟书姒)中,姒是指女娲,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也是炼石补天和造人的神。
○按紀姒以俱四紙韻,《字彙》姒作叶音以,非。
就是注解说,紀和姒本来应该属于同一韵部,但《字汇》将姒字注为“叶音以”,这是错误的。
又姒有上去二聲,韻書闕去聲。本作佀。
意思是另外,姒字本来有上声和去声两种读音,但韵书中缺失了去声,姒字去声读音的本字应为佀。
字源演变如下图:
异体字如下图:
我们总结如下:
姒,读作sì,有多种含义。
①古代兄弟之妻的称呼,兄妻为姒,弟妻为娣。也就是说,一个男人的嫂子或者弟媳都可以叫姒。
②古代同夫诸妾的称呼,年长者为姒,年幼者为娣。也就是说,一个男人的多个妻子或者妾中,年龄较大的叫姒,年龄较小的叫娣。
③古代称姐姐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个女人的姐姐可以叫姒。
④姒也是一个姓氏,是禹的后裔。
另外,姒字本来有上声和去声两种读音,但韵书中缺失了去声,姒字去声读音的本字应为佀。
关于姒字就写到这里,如有不妥,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