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小强”吗?
它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学名叫蟑螂,这次晓得了叭。它们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可以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下生存。
小强这个名字是由香港演员周星驰在他的电影中创造的,因为他把蟑螂当作宠物,并称它们为小强。
有人无聊之余,还为它作诗一首:
小强,小强,你是谁的宠物?
你在黑暗中寻找食物
你不怕水火,也不怕毒
你有着坚硬的外壳和快速的脚步
小强,小强,你有没有天敌?
你是不是经常被蜘蛛、壁虎、蚂蚁、蜈蚣追赶
你是不是总是逃得很快很灵活
你是不是从不放弃生存的希望
小强,小强,你有没有梦想?
你是不是想要飞翔在天空
你是不是想要自由自在地生活
你是不是想要和周星驰一起看电影
为什么在开头,要提到大部分人都讨厌的蟑螂呢?因为本篇的内容,跟它有关系。
曱字的读音为【yuē】,表示“取物”之义。《康熙字典》对“曱”字的解释是(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并加以说明,原文不是这样的):取物也,也就是拿东西。这个读音来源于《字彙補》一书中的烏謔切,音押。烏謔切是指用“烏”字和“謔”字来表示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音押是指用另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来代替这个字。《字彙補》是清代学者王念孙编纂的一部补充《康熙字典》中缺失或错误的字义和音韵的工具书。《字學指南》是清代学者段玉裁编纂的一部介绍汉字构形、音韵、义理、典故等方面知识的工具书。《字學指南》中说,“曱”字表示取物,与“甲”字不同。“甲”字也有拿东西的意思,但它们的部首不同,“曱”字的部首是“曰”,而“甲”字的部首是“田”。部首是汉字中用来分类和检索的基本单位,通常表示汉字的大致意义或来源。“曰”部表示与说话或声音有关的意思,“田”部表示与农业或土地有关的意思。
原文如下图书影:
甴字同“由”,故其读音为【yóu】。《武威漢簡•儀禮•士相見禮》:“無甴達。”,《武威漢簡•儀禮•士相見禮》是一部出土于甘肃武威的汉代木简,记录了古代士人相见时的礼仪规范。
此外,甴字还有一个读音,即【zhá】。这个读音来源于《改併四聲篇海》一书中的士甲切,俗用。士甲切是指用“士”字和“甲”字来表示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俗用是指这个读音不是正规或标准的,而是民间或方言中常用的。《改併四聲篇海》是清代学者陈廷焯编纂的一部修订和合并《四声篇海》和《广韵》两部唐代韵书的工具书。另外,《字彙補》一书中也有悉合切,音霅。悉合切是指用“悉”字和“合”字来表示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音霅是指用另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来代替这个字。霅(zhá)和押(yā)都是汉语拼音中表示zhá这个读音的声母和韵母。《篇韻》是唐代学者陆法言编纂的一部按照声调分为四部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的韵书。
故曱甴,音若约由,拼音为【yuēyóu】,义指蟑螂,字由曱甴合成。曱,拿物之意,甴,虫形之象。曱甴者,持物之虫也,喻蟑螂之贪婪可憎。粤语中,曱甴亦可称恶人恶事,或作骂语。如:你这个曱甴,真是无耻!
可不要将这二字与“甲”字混同!
“甲”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字,象形字,小篆字形长这个样子:,甲字的小篆字形,仿佛一颗种子在春日里破壳而出,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它的本义就是:植物发芽时所戴的种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也就是说,“甲”是天干的首字,寓意东方和春季,寄托着万物复苏和阳气盛行的期待。这个字的构造,正是模拟了种子发芽的过程。下面的一横,如同茎干直立,上面的两个弯曲的部分,如同种壳裂开,露出了嫩芽。这个种壳叫做“孚甲”,是种子的外皮。这样一来,这个字就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草木初生时戴着种壳的芽。




除此之外,“甲”字还有其他一些含义。在古代,它可以指战士穿戴的铠甲、兵器、身披铠甲的人;在动物界,它可以指动物坚硬的外壳、爪甲等;在人体上,它可以指手指或脚趾上的指甲等。
关于汉字曱、甴、甲的内容就到这啦。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学习更多汉字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