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如果是写给爱好运动健身的人士,那就使劲往要多出汗去写。
给懒鬼们写,那就是往没必要多出汗去写。
所以尽可能的脱离客观立场,一件事情才有值得被讨论研究的价值。
先说结论: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出汗。
这么热的天,除非你家是个开车三小时没开出中央空调卧室的富三代;或者你是个毛孔堵塞不容易出汗的体质。
只要你是个有正常日常生活的,身体普通健康的人,这么热的天,时时刻刻能避开热到出汗的情况,才是真的奇迹了。

猫叔,此刻,吃一个早餐,已经前胸后背一身汗了。
夏天,人吃饭了,运动了,感觉到热了,本来就是容易出汗的嘛,怎么叫多出点汗呢?出到什么程度才叫多呢?
所以,夏天要多出点汗是针对那些,缺少活动,又因为怕热,躲在空调里不敢出来,处处回避炎热的人群说的。
这类人,久而久之,身体汗腺的调节机能会下降,去了热的环境,就更不容易通过出汗散热,于是乎更加害怕热环境,最后彻底离不开空调和冰冷饮,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怕热体质。
夏天如果有些什么户外活动,这类人士,一个都参加不了,因为他们马上会想象到那种闷热难受上头的感觉而表示拒绝参加,而且他们也确实是最容易中暑的那一群人。
所以一个人的体质偏向,并不是一天形成的,是潜移默化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慢慢造就的。

普通人如果听了,夏天要多出点汗,就去加强运动活动,甚至到大太阳下面去暴晒,滚烫的石头上去久坐,相信什么所谓的排毒学说,猫叔送你一句话,带上风油精和龙虎人丹,多喝凉茶,避免中暑哦。
那么夏天要多出点汗这句话,真实的意思是什么呢?
所以说,我们老祖宗,太聪明啦,四个字就讲完了。
无厌于日。
你不要害怕热,不要讨厌热,不要憎恨热,不要刻意的去逃避热就好了。
这就是夏天要多出点汗的真实意思。
人体在热的情况下,自己会出汗调节,让你感觉到凉爽的,你正常的身体机能就不会因为缺少锻炼而失去功能,导致你过多的依赖空调冷气冷饮。
如果你已经是个这样的人,甚至是个热到崩溃都不能出汗的人,那么应该有意识的小锻炼一下自己,适当活动争取能出一些汗,适当不要小热就逃跑,才有改善纠正体质偏差的可能性。
处处回避,那就只能是一朵凉室里的小花了。
而对普通人来讲,如果最近空调里窝太久了,感觉很久没有出汗了,也应该有意识的去略做活动,让自己微微出汗,享受自然出汗的凉爽。
如果长期窝着躲着,身体周围血管微循环,会慢慢的懈怠下来,将来关节炎,腰椎病,颈椎病都在不远的将来候着呢。
以上这些,才是夏天要多出点汗的真实意思。
绝不是让人刻意的去加强运动,各种暴晒,火疗,增加出汗量,“排毒”、“排湿”。
除非这个人本来就有一些基础的毛病了,通过夏天,治疗师在用这些偏性的方法在给他们疗愈;普通人,不凑这种热闹。
无厌于日(热),就可以了。
而且什么事情都不要过头,比如夏天,那些户外工作活动的人群,更是本就容易出汗多,汗出多了,耗气伤津,脱水脱力,中暑休克,比比皆是。
所以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多出汗,搞成夸父追日(热),就得不偿失了。
一直有人说猫叔的文章,天马行空,不知所云,那么猫叔最后再总结一下。
夏天的时候
1:普通人,正常生活,该干嘛干嘛,该出汗出汗,不刻意回避炎热,真的热了,该纳凉纳凉,该降暑降暑,自己凉爽舒适就好。
2:怕热人,根据身体耐受度合理回避炎热,可在凉爽环境中先适当锻炼活动,逐步提高自己排汗耐热能力,不盲目野蛮追求出汗。
3:(补充一种特殊体质)太阳下暴晒无热感体质,多晒晒太阳吧,这是一年中难得改善体质,增加冬天耐寒能力的机会。
愿大家都能把自己身体调整好。
别人太阳下吃绿豆冰棍,你喝刚泡的冒烟绿茶。
别人吃冷面,你在隔壁桌吃热气羊肉。
别人夏天开车要先开空调十分钟才进去,你开个窗就能走人。
这才是个不怕出汗,敢出汗,也无所谓出不出汗的夏日狠人。